“2019年,高山村群眾收入增長2-3倍,今年預計再增長30%-50%。”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太白梁鄉高山村的駐村干部強洺山說,“要致富先修路,要發家先上釘”成為甘肅省駐村干部脫貧致富的新口號。
強洺山原就職于慶城縣人大辦公室,2017年8月通過組織選派赴高山村駐村。
駐村后的強洺山,通過入戶走訪和村干部座談等方式,了解到高山村群眾的主要收入來源以種植小麥、玉米,養殖牛、羊、豬為主,產業模式很傳統,而且閑置土地較多,老齡化嚴重,勞動力嚴重不足。
如何帶領村民們走出困境,是擺在強洺山面前的難題。2018年11月份,他在擁有上萬名駐村干部的甘肅駐村干部釘釘群中,看到天水市武山縣駐村兩年多的前輩陳杰分享的帶領村民種植黃芩的經驗,這讓強洺山眼前一亮。中藥材的種植屬于非勞動密集型產業,種植壓力小,很適合地多、人少、無壯力的高山村。
隨即強洺山與陳杰取得聯系,了解武山縣中藥材產業的品種選擇、產業模式、銷售渠道、管理方法和風險管控等方面的經驗,通過交談更堅定了他要發展中藥材種植的信心。說干就干,他與村干部一道緊急奔赴蘭州市、鎮原縣等地考察新品種,組織群眾赴當地中藥材種植合作社了解學習模式。在考察的過程中,強洺山發現柴胡具有很強的抗病毒功效,市場需求量很大,價格大概為60-70元一公斤,常年穩定,且慶陽當地的柴胡藥效含量較高,很受市場歡迎,比以前種小麥、玉米的收入高至少兩三倍,可快速提高村民收益。
在與村上兩委班子及群眾商量后,強洺山結合高山村自身優勢,形成了以黨建+集體經濟+帶貧機制+農戶的運作模式,并確定了以種植柴胡為核心的的藥材產業發展規劃。通過1年多的努力,全村柴胡種植規模以從剛開始的50畝,擴大到了500多畝,預計2020年每畝純收入可達到5000元左右。
“土地閑置、人員老化、思想固化,這些都是很多村的共性問題,在有一萬多名駐村干部的釘釘群里,很多前輩會通過釘釘日志等方式記錄并沉淀下自己探索出的方法論,分享給更多的駐村干部,大家可以學習探討,來解決這些共性問題”強洺山說。
在疫情期間,釘釘給高山村的復工復產工作帶來更顯著的作用。通過釘釘5.0新推出的圈子功能,強洺山認識了當地神舟同泰制藥廠老板,經過多次溝通協商后,該廠愿意以高于市場價1至2元的價格收購高山村所種植中藥材,并形成戰略合作。“有了新的銷售通路和市場信息,村民們今年又可以放開了干。”強洺山說。
“全國都在推行鄉村振興戰略,很多村的產業已經初具規模,有的村還在脫貧線上掙扎。有了釘釘圈子,做的好的同事們可以分享相關經驗,為大家做表率,同時也可以為農產品找到更好的銷路,這對以后的工作開展十分有利。”強洺山介紹說。
據了解,釘釘圈子產品定位為數字化社群運營平臺,企業和組織可免費使用釘釘圈子進行私域社群管理。圈子產品對內可以幫助企業打造公開、透明有活力的組織文化,對外可以鏈接上下游合作伙伴、學員、門店和粉絲,形成數字化社群。
相關人士指出,釘釘為社會搭建起一條數字化的產業鏈,這種“新數字基建”像高速公路一樣,連通社會的各個細胞,消弭數字鴻溝,降低社會的溝通成本,推進數字經濟的建設。正因為這種社會數字基礎設施的完善,甘肅省1萬多扶貧干部們可以一起助力農民脫貧,疫情期間,5000萬學生可以在家上課,2億用戶可以在家辦公,1000萬企業可以盡快投入到復工復產,以釘釘為代表的新數字基建,為經濟發展注入巨大內生動力。